頭部
您當前所在的位置: 首頁 > 走進連州 > 社會生活 > 醫(yī)療保健

飲食養(yǎng)生,中醫(yī)建議做好這幾點


來源:連州市衛(wèi)生健康局 發(fā)布時間:2023-09-22 09:10:41 字體大?。? 瀏覽次數(shù):-

 

圖片

 

進食保健關(guān)系到飲食營養(yǎng)能否更好地被機體消化吸收,故應予以足夠重視。進食時的注意事項,主要有三點:

一、進食宜緩

進食宜緩是指吃飯時應該從容緩和,細嚼慢咽。

《養(yǎng)病庸言》中說:“不論粥飯點心,皆宜嚼得極細咽下”。這樣進食,既有利于各種消化液的分泌,食物易被消化吸收;又能穩(wěn)定情緒,避免急食暴食,保護腸胃。

急食則食下易化,暴食則會驟然加重腸胃負擔,還容易發(fā)生噎、嗆、咳等意外,是應當予以重視的。

二、食宜專致

《論語·鄉(xiāng)黨》中說:“食不語”。進食時,應該將頭腦中的各種瑣事盡量拋開,把注意力集中到飲食上來。

進食專心致志,既可品嘗食物的味道,又有助于消化吸收,更可以有意識地使主食、蔬菜、肉、蛋等食品雜合進食,做到“合理調(diào)配”。同時,也可增進食欲。

 

圖片

 

古人所說的“食不語”及“食勿大言”(見《千金翼方》),就是要人們在吃飯時專心致志,說明自古以來,早已認識到專心進食有利于消化的道理。

倘若進食時,頭腦中仍思緒萬千,或邊看書報,邊吃飯,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在飲食上,心不在“食”。那么,也不會激起食欲,納食不香,自然影響消化吸收,這是不符合飲食養(yǎng)生要求的。

三、進食宜樂

安靜愉快的情緒有利于胃的消化,樂觀的情緒和高興的心情都可使食欲大增,這就是中醫(yī)學中所說的肝疏泄暢達則胸胃健旺。

反之,情緒不好,惱怒嗔恚,則肝失條達,抑郁不舒,致使脾胃受其制約,影響食欲,妨礙消化功能。

古有“食后不可便怒,怒后不可便食”之說。故于進食前后,均應注意保持樂觀情緒,力戒憂愁惱怒,不使其危害健康。

而在進食時,要使情緒舒暢樂觀,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:

●進食的環(huán)境要寧靜、整潔

這對穩(wěn)定人的情緒是很重要的。喧鬧、嘈雜及臟亂不堪的環(huán)境,往往影響人的情緒和食欲。

●進食的氣氛要輕松愉快

進食過程中,不回憶、不談論令人不愉快的事情,不急躁、不爭吵,保持輕松愉快的氣氛。

●輕松、柔和的樂曲有助于消化吸收

《壽世保元》中說:“脾好音聲,聞聲即動而磨食”。故在進食時,放一些輕柔松快的樂曲,有利于增進食欲及加強消化功能。

 

圖片

 

在進食之后,為了幫助消化食物,亦應做一些必要的調(diào)理,例如:食后散步、摩腹等。

一、食后摩腹

《千金翼方》說:“平日點心飯訖,即自以熱手摩腹”,又說:“中食后,還以熱手摩腹”。

食后摩腹的具體方法是:吃食以后,自左而右,可連續(xù)作二、三十次不等。這種方法有利于腹腔血液循環(huán),可促進胃腸消化功能。

經(jīng)常進行食后摩腹,不僅于消化有益,對全身健康也有好處,是一種簡便易行,行之有效的養(yǎng)生方法。

二、食后散步

進食后,不宜立即臥床(沙發(fā))休息。飯后宜做一些從容緩和的活動,才于健康有益。

俗話說:“飯后百步走,能活九十九”。《攝養(yǎng)枕中方》中也說:“食止,行數(shù)百步,大益人”。

進食后活動身體,有利于胃腸蠕動,促進消化吸收,而散步就是最好的活動方式。

 

圖片

 

如果在飯后,邊散步,邊摩腹,則效果更佳?!肚Ы鹨矸健穼⑵錃w納為:“食后,還以熱手摩腹,行一二百步,緩緩行,勿令氣急,行訖,還床偃臥,四展手足,勿睡,頃之氣定”。

這是一套較為完整的食后養(yǎng)生方法,后世多所沿用,實踐證明行之有效。

三、食后漱口

吃完飯后還要注意口腔衛(wèi)生。進食后,口腔內(nèi)容易殘留一些食物殘渣,若不及時清除,往往引起口臭,或發(fā)生齲齒、牙周病。

早在漢代,《金匱要略》中即有“食畢當漱口數(shù)過,令牙齒不敗,口香”之說。

飯后漱口可使口腔保持清潔,牙齒堅固,并能防止口臭,齲齒等疾病。

(來源:廣東中醫(yī)藥)

footer底部